快评丨“去谁家过年”不该成为夫妻感情的绊脚石
最近,来自广州的丨去该成李小姐结婚6年,与丈夫已连续4年各回各家过年,家过九游引发热议。妻感情差不多同时,绊脚“安徽一远嫁女子想回娘家过年被公公扇耳光”网络视频引发关注。快评夫妻婚后去谁家过年?这个本来不是丨去该成问题的问题,随着龙年春节临近,家过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妻感情
在传统社会,绊脚人们活动范围有限,快评男女双方家庭相距不远。丨去该成九游因此,家过在“去谁家过年”的妻感情问题上,大家容易形成共识。绊脚一般来说,女方会在婆家过年,大年初二这天,就带着夫婿和孩子回娘家。老人见到姑爷外孙开心,孩子见到外公外婆也很开心,场面非常温馨。
“年初二,回娘家”,意味着女方不会在父母家住很久。这种做法在传统社会非常流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因为离娘家不远,女方平时看望父母的机会很多;其次,娘家人在春节有很多亲戚要招待,家里再添几口人的话父母忙不过来;再次,女方通常有兄弟,如果兄弟已经成家,人际关系会变得复杂;最后,女方要担负起家庭主妇的责任,张罗自己小家庭的人情往来。
如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跨区域婚姻日益增多。许多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夫妻双方不见得来自同一个地方,加上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此时“过年回谁家”就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假期很短、又有小孩的情况下,男女双方都想回自己家过年,各种争执也就随之发生。夫妻过日子,本来就是商量着来,今年去你家明年去我家,只要有一个老家欢迎你,去哪里过年都是幸福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由于成长背景不同、春节习俗各异,不论男女都不太愿意去对方老家过年,就算去了也感到别扭。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夫妻分居型过年”。这个提法,乍看起来有些不合人情。在一些人看来,夫妻在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竟然天各一方,那组建家庭的意义何在?其实我倒觉得,各回各家也没啥大不了的。当然,这个主意实施的前提,是双方不能在“去谁家过年”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又有人说,如果不牵涉孩子,各回各家自然没有问题。现实情况是多数家庭都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要跟谁回老家呢?我认为,如果分要分开,那可以由孩子决定去爷爷奶奶家还是外公外婆家。要是孩子太小,无法做出决定,建议大家还是别折腾了,在居住地过年就挺好。
有位父亲在此基础上还给出过一个方案,他认为女方平时带孩子很辛苦,过年时把孩子扔给男方,由男方带回老家过年。这个想法不错,但农村社会的风言风语可能会阻碍这个方案的实施——孩子妈怎么没回来过年,是不是感情出了问题?
其实,别人的感情没问题,是闲言碎语的人有问题。“回谁家过年”,表面看是一个话语权问题,背后却隐藏着移风易俗的时代呼唤。春节作为重要的传统习俗,具有沟通亲情、承载文化和乡愁的重要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份遗产,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将那些陋习抛出九霄云外。老年人要学着理解年轻人的不易,理解时代发展必然带来的观念变化,尊重晚辈的选择;年轻人要积极拥抱现代生活,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好好关心家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愿每个辛苦了一年的家庭,都能找到舒适的过年状态,不要将精力内耗在无谓的争论之中。
【作者】叶雨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广东发布2024年统计公报:全年出生人口超100万人
- ·商务部再出政策“组合拳”,跨境电商行业有望站上风口
- ·今年首冠!李诗沣夺得日本羽毛球大师赛男单冠军
-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经济热点
- ·排查超1万平方米、救出9名幸存者!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救援
- ·政策“组合拳”成效显现 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透视10月份中国经济“成绩单”
-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闭幕 签约金额超2800亿人民币
- ·近60万人观展,签订金额超2800亿元!这届航展刷新纪录
- ·“西北西北中,发达到广东”——圣一农业走进广州五粒星科技食物
- ·金正恩签署批准《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政令
- ·缅北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763名在缅中国籍嫌犯移交我方
- ·海军“破浪”号风帆训练舰18日至20日将技术停靠香港
- ·治理摄像头乱装乱用 新政如何更好落地执行
-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日闭幕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 ·外交部:中方愿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