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九游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九游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 ·台风“潭美”增强为12级 海南转移人员上岸5万余人
- ·大学生志愿者募集书籍献贫困山区
-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省篮球赛雅安赛区今日开战
- ·我国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载人深潜科考
- ·提升安全意识 增强避险能力
- ·拜登与特朗普通话,祝贺其胜选
- ·8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至12月底
- ·公安部:我国成为世界上枪爆暴力犯罪发案最低的国家之一
- ·2025年广州市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公布
- ·广东:往年投入1730万元,多方联动增长迷信施肥增效行动!
- ·普京批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 ·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建设顺利推进